加入收藏夹设为首页
论文邦,感恩回馈新老客户,发表论文即赠优惠劵(四种优惠券不能重复使用),每月前50名发表论文客户还可享受更大优惠,老顾客重复发表优惠更多哦! 欢迎踊跃投稿!即日起,关注论文邦公众微信平台更多优惠券等你来拿!
论文邦 >> 论文发表新闻 >> “朦胧体”的诗曾经在广大读者中引起过反响


“朦胧体”的诗曾经在广大读者中引起过反响

日期:2010年06月17日   来源:原创   热度:
真诚深切的感情,明快晓畅的语言,象清风一样,在读者心中唤起波澜。我决不是主张所有的诗都必须这样写,要求风格的划一,那是再愚蠢不过的。但我们也不能不看到这样的一个事实,请问有哪一首朦胧体的诗曾经在广大读者中引起过反响,得到过好评?写诗是为了给人读的,诗人..
 

科学研究是对新知识的探求。创造性是科学研究的生命。学术论文发表的创造性在于作者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能提出新的观点、新的理论。这是因为科学的本性就是“革命的和非正统的”,“科学方法主要是发现新现象、制定新理论的一种手段,旧的科学理论就必然会不断地为新理论推翻。”(斯蒂芬·梅森)因此,没有创造性,学术发表论文就没有科学价值。
真诚深切的感情,明快晓畅的语言,象清风一样,在读者心中唤起波澜。我决不是主张所有的诗都必须这样写,要求风格的划一,那是再愚蠢不过的。但我们也不能不看到这样的一个事实,请问有哪一首“朦胧体”的诗曾经在广大读者中引起过反响,得到过好评?写诗是为了给人读的,诗人总得有些群众观点吧?
    也许有的同志会提出反驳:古人也曾有过“诗无达沾”,“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的说法。诗人的想象、抒发、比喻、寄托等等,往往是奇特的,不可以用常理来衡量的。要是都象你这样“较真”起来,那么诗就没法子写了。我觉得这个反驳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尽然。我完全拥护:诗人可以跨上感情的骏马自由奔驰,可以采用奇特的比喻、高度的夸张、突兀的联想、深沉的寄托……就象李白可以写出“白发三千丈,缘愁似箇长”这样绝无此理而又不失为“真”的句子来。但是这一切都必须做到贴切和自然,遣字造句也要照顾到中国话的语法规律,否则就会流于怪诞、玄虚、生涩。连读都读不懂,怎能指望读者产生共鸣、受到感染呢?  
    也许又有的同志会表示异议:读不懂,不一定就不是好诗。比如李贺的诗被人称为“奇诡”,有一些也是十分难懂的。李商隐的几首《无题》诗,古往今来许多人都解不开,但他们都不失为大名家,他们的诗不也传诵至今吗?对于这种说法我也不能完全同意,这里需要具体分析。李贺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在于他大胆标新立异,追求奇意警句,决不落前人窠臼的精神。而他的缺点却正是过分雕琢,弄得晦涩难解。至于李商隐的《无题》诗大多数并无“朦胧”之处,相反地读来给人以明丽深情的印象。例如“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这里并没有什么读不忏的句子。它们之所以被认为“隐晦”,熊点是有人认为是爱情诗,有人认为是借写爱情而另有政治上的寄托,  由于年代久远,难以考实,因此引起争论。这种情况是不能作为给“朦胧体”辩护的理由的。
    当然,很可能还有的同志会提出责难:姑且承认近来的诗作里有你所谓的“艨胧”一体吧,但是,我们今天贯彻“双百”方针,大力提倡题材形式风格的多样化,“朦胧体”不也是百花中的一朵花吗,又何劳你喋喋不休地加以反对呢?首先,我必须声明我并没有“扼杀”任何一种风格的意图。谁愿意写“朦胧体”的诗悉听尊便,而且我还相信可能有少数读者会欣赏这种诗体。但我仍然要说:固然,一看就懂的诗不一定就是好诗,但叫人看不懂的诗却决不是好诗,也决受不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如果这种诗体占了上风,新诗的声誉也会由此受到影响甚至给败坏掉的。我们需要向世界各国的好诗汲取营养,决不能闭目塞听;但千万不能因此丢掉我们自己的民族风格。再说,在全国人民紧张努力奔四化的今天,大家都很忙。“人间要好诗”,读一首好诗当然不会象吃冰棍那样容易,但我也希望不要象读天书那样难。猜来猜去猜了半天而仍无所获或所获甚微,就象苏轼《读盂郊诗》里说的:“初如食小龟,所得不偿劳;又似煮彭■,竟日持空螯”,这实在是一种人力和精神的浪费。
    有的诗,读了令人神往,有的诗,读了发人深思;有的诗,读了叫人得到美的享受。而“朦胧体”的诗呢?读了只能使人产生一种说不出的气闷。——所以我这篇短文的题目就叫做“令人气闷的‘蒙胧’”。
 一九八○年二月五日于广州
本文首发论文邦:http://www.lunwenbang.com

上一篇:“朦胧”并不是含蓄,而只是含混
下一篇:《海韵》——大海的韵律

 友情链接: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龙源网

 论文邦-值得您信赖的代发论文公司,论文发表网代理教育论文发表、医学论文发表、经济论文发表、建筑论文发表、职称论文发表等

 论文发表服务!

 住建政研(北京)建筑科技发展中心主办,备案/许可证号: 京ICP备07007717号

 © 2009 lunwenb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