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论文的修改1
日期:2009年12月18日 来源:来自网络 热度:
如何发表论文?如何做到论文发表既能正常引用又不抄袭呢?如何选择论文发表网代发论文?论文的修改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毕业论文写作不可能一次性达到完美境界。论文初稿起草过程中更不可能做到滴水不漏。第一节 修改人们常说,文章是改出来的。..
如何发表论文?如何做到论文发表既能正常引用又不抄袭呢?如何选择论文发表网代发论文?
论文的修改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毕业论文写作不可能一次性达到完美境界。论文初稿起草过程中更不可能做到滴水不漏。
第一节 修改
人们常说,文章是改出来的。据说,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前后经过七次修改,才正式出版。它能成为一部不朽的名著,修改方面精益求精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巴金曾经说过:“写到死,改到死,用辛勤的修改来弥补自己作品的漏洞。”古今中外的文学大师,以自己苦心孤诣的写作实践,为后人留下了“文不厌改”的经验之谈。
论文的修改过程也是作者再思考、认识深化的过程。对事物、对真理的认识不可能一次性完成,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经过若干次过程的重复才能完成。论文的选题,也常常要经历从朦胧到清晰、从肤浅到深刻的认识过程。论文的总体结构、布局谋篇,也有一个从不尽恰当到比较合理的优化过程。论文写作中时常见到的毛病是:论点不明确、论据不充分,缺乏说服力、推理不够严谨、分析不够客观、题目不恰当、结构欠合理、文字不够流畅、评价失当等等。这是论文初稿中常见的毛病。认真仔细的论文修改,不仅是对读者负责的表现,也是提高自身写作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论文修改是完成论文的最后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第二节 修改的范围
修改是写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论文写作更是如此。论文修改要围绕着下列几个方面来进行:主题,是否准确鲜明;结构,是否合理均衡;材料,是否翔实典型;语言,是否流畅精练等等,通过增加、删除、调换这三种方法,进行修改.论文修改的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推敲论点
论点是论文的灵魂。要从事实方面和逻辑方面反复推敲,看看论点能否成立,是否正确;要注意检查论据能否充分支持自己的论点;此外,还要看看论点表述的准确性。这方面常见的毛病是论点不明确。读了论文,仍然不知道作者究竟要说明什么问题。有的论点与论据相脱节,有的论据虽然很生动,但是无法从中推导出作者的论点。反过来说,论文中的论点无法统帅论据。
二、调整结构
结构是指论文内容的组织和安排形式。编写提纲时已确定好文章的整体结构,一般不轻易进行大的变动。小的结构调整是常见的,诸如层次、段落的重新划分,开头、结尾以及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呼应、衔接等方面,反复推敲与合理调整能充分解决这些细碎的问题。结构失当会让读者感到论文中推理不够严谨。有的论文缺乏严密的推理,没有充分的已知条件即做出判断;有的判断语句或是含糊其词,或是因果关系失当。
三、更换材料
论文中引用的材料可以进行必要的增加、删除、调换,使材料更准确、合适,恰到好处。这方面常见的毛病是论据不充分,使论点失去了产生结论的基础,无法使人信服.唯一的办法只能补充典型的论据,以增强论文的说服力。
四、修饰语言
毕业论文固然不能苛求语言美,但也不能出现语句含糊不清的现象。
通常人们把准确、鲜明、生动、简洁作为对文章用语的普遍要求。论文的语言也不能例外。 (1)准确。要写好一篇论文,确定论题和论点固然非常重要,但是,炼词、造句也不可等闲视之。论文语体的准确性与论文内容的科学性、思维的逻辑性以及反映客观事物的真实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2)鲜明。论文的语言应当精确明白、严密清晰,这与文学作品中作家的思想倾向从情节和场面中自然地流露出来,有着很大的区别。
(3)生动。论文的生动体现在运笔灵活得体,自然流畅。为了表达得更加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也可以借用生动的文学语言来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
(4)简洁。论文写作要文约而事丰。避免陈词滥调、套话空话,要删繁就简、力求精美。准备发表的论文,一般要求内容充实且篇幅适当,能运用最简练的文字说明尽可能多的问题。
第三节 修改的方法
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以下行之有效的修改方法。
一、同行指导法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由于作者个人知识的局限性,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必然存在着程度不同的片面性,更为可怕的是,作者难以发现自己作品的不足之处。自己的头发还要别人理,最佳的办法是请同行从另外的角度冷静挑出一些“刺”来,这样直率的意见也许比较尖锐、逆耳,但对于论文的修改来说,是一种难得的机遇。作者应该有放下架子、虚心求学的精神。
有一位学生写了一篇关于机关文书工作改革方面的论文,在绪论中,作者在阐述了机关文书工作内容及其重要性之后,对机关文书工作改革问题提出若干构想。显然,作者论及的这一问题,切中机关文书工作的要害之处,若是论证得当,很有实用意义。可是作者在本论中长篇累牍地介绍机关文书工作中诸如“规章制度不健全、协调不力、文件处理不符合规范要求、办公硬件设备落后、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而真正写到改革方案时,作者却草草数笔用“强化机构、健全制度、加大投入、组织培训”一带而过,并未展开论述,便引出论文的结论,这样让人觉得仓促突然、牵强附会。此类论文的毛病在于,作者凭自己熟悉的事物取材,没有把握好论文的重心所在,该出手时没出手,没有把机关文书工作改革构想写深写透。此时,导师若是给予一针见血的指点,便可及时补充,克服结构失当的毛病。
当然,对别人的建议或意见,作者应该潜心思考,通盘考虑,不能什么都“言听计从”,防止人云亦云也是必要的。
二、冷改法
由于思维定势的作用,原先的思路在脑海中留下很深的烙印,而且初稿完成之后通常会疲惫不堪,若是紧接着修改,可能力不从心。因此,论文写好之后可先搁一搁,淡化原来思路,稍事休息。经过一段时间的“冷却”,兴许阅读了有关资料,思考了相关问题,对于客观事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此时,回头再看会发现不少问题。此时作者的思维比较容易跳出原有的圈子,从另外一种角度冷静地审视自己的论文。只要时间允许,写好的论文改后可搁一搁,再改后再搁一搁,这样反复数次,有益于提高论文的写作水平。
三、热改法
指初稿完成之后,立即着手修改。有的作者正处于兴奋状态,精力充沛、情绪高昂。作者比较熟悉全文内容,此时若能一鼓作气,趁热打铁,初稿中的毛病(如遣词造句是否准确,论述推理是否合理……)都比较容易发现。但此时的作者正处于写作的亢奋状态,需要修改的部分不易看出来,即使觉察出来,亦难以割爱。
四、读改法
这要求作者一边朗读,一边思考.语句方面的毛病往往不易看出,容易读出。字词遗漏、错字别字、书写错位,一经朗读,便原形毕露。朗读过程中,发现词不达意或文句不通的地方,即可随手修改。
第四节 论文修改的符号与定稿
论文修改可在原稿上进行。为了正确无误地标记修改符号,必须养成使用国家颁发的专业标准GB/T-81《校对符号及其用法》的良好习惯,在规定的22种标准符号中,删除号、增补号、调位号、提行号、压行号、复原号、离空号、连续号、空行号等9种最为常用。它能有效地防止因为修改而造成文字上的混乱。作者如果是用计算机文字处理系统进行大范围的修改,可以节约大量抄写时间。在电脑上改稿子要注意对原稿进行软盘备份,并注明“×年×月×日稿”,这样可以避免前后稿子的混淆,也可以防止数据意外丢失。此外,为了把握论文的整体结构,克服计算机屏幕面积的限制,整篇论文的修改,还可以打印出来,每改一遍用一种颜色的笔,最后统一处理数遍的修改稿子。有关校对符号的具体内容参阅本书附录三“校对符号及其用法”。
定稿,论文经过认真修改之后阶段性的终止,是对论文内容和文字表述的最后定夺。既然是定稿,从内容到形式上应当尽善尽美,做到论点正确、论据翔实、论证严谨、层次清楚、语言洗练、文面整洁。定稿中如留下更改之处,要用规范的修改符号表示。若是需要装订封面、封底,可按统一规格进行装订。封面上要注明论文题目、学校、专业、指导老师姓名、论文提交日期等。
从人们认识问题的过程而言,定稿并不意味着永久不变,随着作者认识的深入和发展,不少论著仍然会有改动,这也是十分正常的现象。
上一篇:论文发表, 论文的修改1
下一篇:论文发表,写作要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