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抄袭的丑闻已经发生太多了,教授抄袭,学生也跟着抄袭。论文抄袭已经算不上新闻了,找枪手写论文、花钱到学术期刊买版面发论文也不稀奇了,但如此专业的学术造假公司公然做业务,还算个新鲜事。一直不明白,高校非要逼大学生写论文干嘛,现在有点明白了,原来除了看得见的“成果”外,还有一个因素:论文背后有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众学霸们能从中分到好处。
与千方百计绞尽脑汁发表职称论文、硕士论文、经济论文、教育论文、医学论文等等一系列论文相抗衡的事在2008年底,一些高校正在悄然推广一套自称能“测谎”的学位论文检测系统。不期然竟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新技术与学术沉疴之间的抗衡,到底会有怎样电光石火的碰撞?3月23日,华中科技大学发布通知,对所有全日制、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论文使用“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相关处罚中,最轻的一条是“一年后重新申请学位”。
学校管理者如何看待“测谎仪”?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主任蔡子安表示,“这肯定是一个好事 情”,但现在还不便接受采访。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院长吴建并不认同反剽窃只针对学生的说法,他说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和四川大学学位办都引进了这套系统,老师投稿的论文也要接受检测。
他还表示,近年各大高校曝出的学术丑闻越来越多,引进学术检测系统不仅能敦促学生提高学术上的修养,也能预先减少“抄袭”的产生,这对于学校来说是双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