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你是要职称论文发表、还是要教育论文发表,在投稿的时候一定要搞清楚杂志的真伪,鉴于现在发表论文出现的供小于求的局面,很多杂志社只顾自己挣钱,完全不顾论文发表后作者是否能顺利评上职称,是否能顺利毕业,在各大论文发表网的推波助澜下,演绎了无数的问题刊物,增刊、一号双刊、副刊、假刊、论文集等等,广大作者在选择论文代发机构时一定要注意对作者利益的保障措施是否到位,永远别轻信他们的诚信口号。
改良小儿手术体位架的制作与应用
儿童对麻醉及手术的配合性很差,为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患儿手术体位的固定尤为重
要,而传统的“大”字形体位架在使用中有一定的弊端,如上肢板太直,肢体固定需使用单独的约束带,操作繁琐且不牢靠。我科经多年的.临床使用和不断改进,对传统的“大”字形手术体位架进行了改良,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1.材料与制作
1.1材料 长80 cm、宽80 cm、厚3 cm的木板1块;长80 cm、宽80 cm、厚3 cm的海绵l块;长100 cm、宽100 cm的人造革1张;长100 cm、宽50 cm的棉布1块;长100 cm、宽2~3cm的粘贴扣1块。1。2制作 将木板截成长60 cm、宽20 cm的长木板l块,长40 cm、宽12cm和长50 cm、宽12 cm的短木板各2块.将长40 cm 2块短木板在长木板距两侧上方约15cm处固定,短木板与长木板间的夹角约为70°~75°(2块短木板为上肢板)。再另将2块长50cm短木板在长木板的下方左、右再各固定1块(此2块短木板为下肢板),此2块下肢板间的夹角为40°~45°。用棉布制作长60 cm、宽7 cm的约束带8条,每条分别缝上20 cm的粘贴扣(粘贴扣要延约束带长轴顶头固定)。
1.2制作 木板正面加包海绵及人造革,上、下肢板的两侧分别固定带有粘贴扣的约束带,上肢约束带固定患儿的上臂和前臂的中段,下肢约束带固定患儿大腿及小腿的中段。
2.使用方法
适用于0~7岁患儿平卧位的手术。将体位架放置在手术床上,体位架上可铺一次性或棉
制中单。患儿平躺在体位架中间,双上肢稍内收平放在体位架的上肢板上,用带有粘贴扣的约束带,分别固定前臂及上臂的中段,固定前可用大纱垫或棉垫包裹患儿裸露的肢体,松紧适宜、防损伤。同样的方法包裹固定患儿的双下肢。
3.讨论
3.1优点:①对于需平卧位手术的患儿,将其固定在平卧手术体位架上,不仅可使患儿舒适、安全、固定牢靠,而且可方便医生操作,不必担心因患儿体位移动而污染术区,影响手术进程;②使用此体位架充分暴露患儿头面部,便于麻醉操作及术中监护;③便于巡回护士在患儿的上、下肢穿刺、固定、给药;④此体位架同传统体位架比较,在不影响手术的同时,最大范围地避免了患儿的双上、下肢过度外展;⑤粘贴扣式约束带固定更安全、方便、牢靠;⑥体位架外使
用人造革包裹,方便消毒。
3.2注意事项
在使用体位架约束带时,患儿裸露肢体要加软衬垫;约束松紧适宜,以能伸人l指为宜,以防过紧造成皮肤、血管、神经的损伤,过松则起不到约束的作用。
[周茜,等.护理学杂志,2007,22(2):61]
本文属于一般性说明文文体。具体介绍对传统的“大”字形儿童手术体位固定架的改良,
目的在于避免“大”字形体位固定架在使用过程中的弊端。通过空间顺序和图示法,详细叙述与说明改良小儿手术体位架的材料和制作过程与使用方法,还详细说明改良后的小儿手术体架的优点和注意事项。具有相当的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