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传媒业正处于改革发展的攻坚阶段和关键时期,既面临着重大的机遇,也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传媒业面临的机遇主要表现在:
一是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传媒业加快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到了空前的战略高度,把文化发展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统一部署、全面推进。2009年,国家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这是继纺织、轻工等规划之后的第十一大产业振兴规划。国家将重点推进的文化产业包括: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这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国家对传媒业做出的重要扶持计划。它的出台标志着发展文化产业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这为传媒业破解深层次矛盾、解决突出问题,推动传媒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
二是新闻出版体制改革为传媒业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体制改革文件的出台,逐步破除了制约传媒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解放了传媒生产力和创造力,人民群众的文化创新、创意、创业的精神空前振奋。在实现转企改制的过程中,以新闻出版单位为代表的传媒业将经历一次浴火重生、凤凰涅槃的过程,最终会形成一批主业突出、实力雄厚、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和较强竞争力的跨地域、跨行业、跨媒体、跨所有制的大型传媒集团,形成一批富有活力的“专、精、特”专业出版单位,形成一批拥有自主品牌、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投资者。
三是中国经济回暖将为传媒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2010年以来,中国经济普遍回暖及预期的强化,为传媒业的发展构筑了强有力的支撑。经济回暖的主要表现为:出口回暖、股市的上升及消费保持的增长态势,这将成为传媒业增长的内在动力。而正在举办的上海世博会将为中国传媒业提供一个展示实力的舞台。虽然金融危机所带来的破坏性还没有完全消失,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传媒业市场将率先走出低谷,在中国整体经济回暖的强力支撑下迈上新的发展台阶。
尽管机遇难得,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我国传媒业正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我国传媒业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与党和国家的新要求、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不相适应,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市场化程度低,资源配置方式落后,统一的市场体系还未完全形成;产业集中度和企业差别化程度较低,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科研开发投入少,创新能力较弱,总体技术水平与国外先进技术尚有较大差距;产业规模竞争力和企业国际竞争力不强,对外有影响力的精品力作不多,在“走出去”方面仍需加大力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人才队伍存在结构性缺陷和骨干人才缺乏问题。
面对挑战,要求传媒界的同志们要进一步增强改革创新的自觉性,坚定不移地走深化改革之路,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抓好非时政类报刊改革,推动依托报刊社的重点新闻网站完成转制试点,切实提高我国重点媒体的国际竞争力和新闻传播力,积极开辟手机报、手机电视等新的传播渠道,构建覆盖广泛、技术先进、传输快捷的现代传播体系。只有这样,新闻出版业才能实现大发展大繁荣,我国媒体的传播力才能得以大幅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