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夹设为首页
论文邦,感恩回馈新老客户,发表论文即赠优惠劵(四种优惠券不能重复使用),每月前50名发表论文客户还可享受更大优惠,老顾客重复发表优惠更多哦! 欢迎踊跃投稿!即日起,关注论文邦公众微信平台更多优惠券等你来拿!
论文邦 >> 论文发表新闻 >> 职称论文发表,足少阴肾经


职称论文发表,足少阴肾经

日期:2010年04月24日   来源:原创   热度:
足少阴肾经1.歌诀:足少肾经,穴起涌泉。小趾之下,足太阳联。内踝之前,大骨下陷,穴名然骨,荥水斑斑。足跟太溪,大钟水泉,照海穴内,阳跷脉生。上过复溜,入交信宫。三阴交穴,会肝与脾,升入筑宾,阴维之郑。上穿阴谷,转至长强。会于督脉,与足少阳。贯穿脊柱,复..
 

如何发表论文?如何做到职称论文发表既能正常引用又不抄袭呢?如何选择论文发表网代发论文?
足少阴肾经
1.歌诀:
足少肾经,穴起涌泉。小趾之下,足太阳联。
内踝之前,大骨下陷,穴名然骨,荥水斑斑。
足跟太溪,大钟水泉,照海穴内,阳跷脉生。
上过复溜,入交信宫。三阴交穴,会肝与脾,
升入筑宾,阴维之郑。上穿阴谷,转至长强。
会于督脉,与足少阳。贯穿脊柱,复出于前,
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盲俞,冲脉缠绵。
神阙左右,入属肾脏。关元中极,任脉协商。
会足三阴,联络膀胱。
直行之脉,盲俞直上,商曲石关,阴都通谷。
幽门五穴,冲脉为伍。贯穿心脏,上过膈膜,
步廊穴内,仲入肺中,神封灵墟,神藏或中。
上经俞府,而入喉咙。通于舌本,脉气流行。
又一支脉,出于神藏,绕行心脏,于足太阳,
膻中协商。本经之脉,少血多气,酉时旺行,
顺序推移。脉气变动,肾火上炎,腹中饥饿,
消谷为患。饥不欲食,面如紫漆。水亏火盛,
灼伤肺络,发生咳嗽,吐血为祸,肾脉上行,
贯肝入肺。虚不上气,必生喘息。阴虚阳盛,
坐而欲起。肾为肝母,母病子亏,目视●●,
难看景物。水亏于下,火难入济,精神涣散,
心如悬饥。肾主惊恐,气虚则惕,恐惧不宁,
恐人袭击。肾主骨坚,发生病变,骨厥名焉。
本经属肾,主肾脏病,口热舌干,气逆咽肿。
喉咙干燥,心颊心痛。湿寒入肾。发生黄疸。
阴蒸之症,多著书篇。大肠不和,发生下痢。
股内侧痛,足心热疼。气逆于下,足软厥冷。
肾经亏竭,神疲好静,二更疾患,生殖系统。
阴虚火旺,须补本经。肾虚喘逆,阳虚咽痛。
治本求源,尤需刺经。
补注:
  本经的循行路线是:在体内,属肾,络膀胱,并与脊髓、
肝、膈膜、喉部、舌根、肺、心、胸腔等相连;在体表,由足小趾,经足心,内踝,下肢内侧后面,腹部,止于胸部。本经之脉起子足小趾之下,与足太阳经衔接,斜出于足掌中心涌泉穴,再出于内踩前之然谷,沿内踝至足跟部之太溪,大钟,水泉至照诲,本穴为阴跷之所生,上经复溜交信阴●之郄,至足太阴之三阴交穴和足太阴、厥阴经相会。上行腿内侧过筑宾阴维之郄,出腘内廉之阴谷穴。经过股内后侧而入督脉之长强,与督脉及足少阳相会,贯通脊柱,还出于前,沿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而至肓俞,与冲脉交会。在脐左右处入肾脏,沿脐下行过任脉之中极、关元,联络膀胱。其直行之脉,再从肓俞上行,经商曲、石关,阴都、通谷、幽门五穴,都是冲脉之会,贯穿肝脏,上经膈膜,自步廊穴处入于肺中,再经神封、灵墟、神藏,或中、俞府上沿喉咙而挟舌本。
又一支脉,从神藏穴起,绕行心脏注于任脉之胕中,与手  足太阳、手少阳相会,和心包经相接。
本经属于肾脏,所以主肾脏之一切疾患,如果发现口热舌  干、咽肿、气逆、喉咙干痛、心烦心痛等症状,都是因为肾病,  阴精不能上举,虚火炽盛所致。假如寒湿入肾,发生黄疸,则  为阴黄症。肾开窍于二阴,肾病影响大肠,也可能发生肠游下  利。肾经如有疾患则沿经脉所过之处,均有反映,腿为肾之路,  肾病则足软或痿不能用,肾经亏损则神疲。
当肾脏病初发现时,经气有所变动,肾火浮炎,则腹中饥  饿。若脾气不足,健运失职就不想吃东西。倘肾中精气衰败,则  本色外现,面色黑暗如泥土,消瘦而无光泽。水乏火盛,损肺  伤络,也可以发生咳嗽吐血,肾脉上贯肺中,肾虚则肺气不纳  而发生喘息。阴虚阳盛,阳主动则病人不能安静。坐下去还想起  来。肾为肝之母,一母病则子瘦,肝肾两亏,所以目视●●看不  清东西。若水亏不能上济心火,则精神涣散,心会如悬挂一样  而时刻不安,同时也会发生嘈杂之象。肾志不足则心中常惕然  跳动,恐惧不宁,怕人来捉捕。因为,肾主骨,故肾经脉气有  所变动,则称为骨厥。
在临床上凡肾脏之疾患,如二便病,生殖系统病,必取本  经之俞穴。如心肾不交之疾患,必须补本经,盖阴虚则火旺,  补肾为治本穷源、泻火之大法。如果阴虚喉咙痛,或肾虚喘逆 非补肾不可。
肾位于腰椎部十四椎下两侧之内,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藏精气,司生殖、主骨、生髓,排泄水液。开窍于耳,与现代医学所指的生殖,内分泌和泌尿系统骨骼和脑髓的功能有关。肾是水液代谢和调节的主要器官。由肾阴肾阳的作用,维持肾关的正常开合,使水液排泄到膀胱。如阴阳开合失常,水液平衡失调,可以引起小便的异常和肢体浮肿。所以说肾主水。肾的精属阴,气属阳,是人的先天根本,肾阴又称肾永,肾阳又称命门之火,与生长发育生殖密切有关。肾的阴阳是其脏腑阴阳之根本,维持脏腑正常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动力,因为在病理情况下多为重症。古人常说肾主骨,生髓,养脑。实际是因为肾藏精气,精气充足,就能长骨,主髓,上输而养脑,肾虚则骨髓脑均感不足,表现动作迟钝,动作缓慢,小儿骨软,成人腰酸头晕眩,记忆力减退。
肾开窍于耳,肾虚可以发生耳鸣耳聋。肾虚症可分为阳虚阴虚两方面。阳虚症状:面色苍白,怕冷,腰脊酸冷或痛,腿软,阳萎早泄,滑精,尿浊,大便泄泻,小便清长,尿频不禁或尿少,排尿困难,苔淡白,脉沉细,常见于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慢性尿炎,肾经衰弱,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疾病。
肾阴虚主要症状:面色憔悴、消瘦、头昏眼花、耳鸣、健忘、腰酸腿软、骨痿、男子精少,女子经闭或无月经,低热虚烦,颧红、盗汗、尿浊为脂膏,舌质红、脉细数。多见于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结核病、糖尿病、尿崩症、不育或不孕等慢性病。
肾不纳气,主要症状:短气喘促,动后喘甚,吸气更为困难,声低气怯,咳逆,汗出怕冷,面部虚浮,苔淡白,脉细无力,多见于肺原性的心脏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肾(阳)虚水旺,主要症状:全身水肿,下肢为甚,按之凹陷,腰部胀满,阴囊肿,尿少色清,咳逆气喘,痰多稀,起泡沫,心悸,头眩形寒,手足冷,苔淡白,脉沉,多见于慢性肾炎的肾病型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肾(阴)虚火旺,主要症状:颧红唇赤,烦热睡眠不安,口中干苦,腰酸痛,梦遗,尿血、小便黄赤灼热,苔黄质红,脉细弦数,可见于神经衰弱,高血压,慢性肾盂肾炎,肾结核等病。
  募穴:京门(足少阳胆经)。
  2.图表:见图99、表10。

    图99 足少阴肾经循行示意图
1.涌泉 2.然谷 3.照海 4.水泉 5.大钟 6.太溪7.复溜 8.交信 9.三阴交
10.筑宾 11.阴谷 13.膻中  14.关元 5.横骨 16.气穴 17.中注 18.肓俞
19.石关 20.通谷 21.幽门  22.步廊  23.神藏 24.俞府  25.起于足小趾之下斜走足心 26.出内踝前大骨下陷中 27.沿内踝骨后 28.转走足跟 29.由此上腿肚内侧
30.出膝弯内缘 31.上行般内侧后缘  32.通过脊柱,入属肾脏33.联络膀胱
34.其直行的脉,从肾 35.上行至肝,通过隔膜  36.入肺脏 37.沿喉 38.挟舌根
39.其支脉,从肺出,绕络心脏,注于胸中与手蹶阴经相衔接

表10 足少阴肾经主要穴位表
穴位 位置 主治 备注
涌泉 足底前、中1/3交界处,踡足时呈凹陷中 主降一切头痛,休克,中暑,足心热,小儿惊风 井穴
然谷 足内踝前大骨陷中 生殖系统病,消渴,足胕肿痛,妇科病,咽炎 荥穴
太溪 足内踝后,跟骨上陷中 神衰,腰痛,泌尿生殖系统病,齿痛,咽喉炎,腮腺炎,主治寒热咳逆不食,嗜卧心痛 输原穴
大钟 内踝之后下方,当跟腱附着的内侧凹陷中 喀血,气喘,腰脊强痛,痴呆,嗜卧足跟痛,足冷,便秘,淋病 络穴镇静穴
水泉 太溪下一寸 足痛,妇科痛,淋病,下肢肌萎缩 郄穴
复溜 足内踝后上方二寸,太溪穴直上二寸 腰脊痛,四肢肿,下肢瘫痪,无汗,自汗,盗汗、泌尿生殖系统疾患 经穴镇静穴
筑宾 复溜直上二寸 下肢瘫痪,无汗,自汗,盗汗、泌尿生殖系统疾患 
阴谷 腘窝内侧,与委中平,大筋下,小筋上 生殖系统病,膝痛,下腹胀痛,遗尿症 合穴
横骨 耻骨联合上际,曲骨旁各五分 阴部痛,小便不利,遗精,阳委,膀胱炎,腹痛,腹水 
肓俞 脐旁各五分 胃痉挛,胃病,呕吐,腹胀,便秘,肾病 
幽门 肓俞上六雨,巨阙旁五分 腹痛,呕吐,泄泻,喘息,胃炎 
石关 肓俞上三寸,建里旁五分 呕吐,腹痛,便秘,产后腹痛,淋病 
中注 肓俞下一寸,阴交旁五分 月经不调,小腹痛,便秘,肠炎 
俞府 第一肋间隙与锁骨下缘之陷中、璇玑旁开各二寸 咳逆,上气,喘息,胸痛,胃炎 

本文首发论文邦:http://www.lunwenbang.com

上一篇:发表论文,足太阳膀胱经
下一篇:快速发表论文的方法

 友情链接: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龙源网

 论文邦-值得您信赖的代发论文公司,论文发表网代理教育论文发表、医学论文发表、经济论文发表、建筑论文发表、职称论文发表等

 论文发表服务!

 住建政研(北京)建筑科技发展中心主办,备案/许可证号: 京ICP备07007717号

 © 2009 lunwenb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