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你是要职称论文发表、还是要教育论文发表,在投稿的时候一定要搞清楚杂志的真伪,鉴于现在发表论文出现的供小于求的局面,很多杂志社只顾自己挣钱,完全不顾论文发表后作者是否能顺利评上职称,是否能顺利毕业,在各大论文发表网的推波助澜下,演绎了无数的问题刊物,增刊、一号双刊、副刊、假刊、论文集等等,广大作者在选择论文代发机构时一定要注意对作者利益的保障措施是否到位,永远别轻信他们的诚信口号。
奇经八脉
人身十二正经,每一经联系一个脏腑,脏腑有了病变,都要通过不同的经脉反映出来,另外有奇经八脉,不拘于十二正经,既无配偶又不受正经之拘束而别道自行,所以谓之奇经。奇读基,难经正义叶霖注:斜也、零也、不偶之义。奇经八脉在寸、关、尺部的反映也和十二正经不同,李濒湖奇经八脉诊法:
奇经八脉,其诊又别,直上直下,浮则为督,牢则为冲,紧则任脉。寸左右弹,阳●可决。尺左右弹,阳跷可别。关左右弹,带脉当决。尺外斜上,至寸阴维。尺内斜上,至寸阳维。
奇经八脉,不随十二经之常度运行,所以秦越人难经以湖泊沟渠为比喻,络脉满溢,诸经不能复构而为奇经,故奇经为十二正经之别派。
1.督脉:起子肾中,下至胞室,肾中天一所生之癸水,入于胞中,全在督脉导之使下也。督气至胞,任脉应之,则心胃之血,乃下会于胞中,此为任督相交,水火相济,道家坎离水火交媾之乡,即在于此。督脉络阴器,循二阴之间,与任脉会子下也。贯脊上顶,交于人中,与任脉会于上也。细察其脉,由鼻柱上脑,贯脊抵肾,由肾入胞中。出督脉循行之道路观之,则知督脉主阳,主生肾气。盖气生于天阳,吸入鼻孔,至脑门,下肺管,循背脊下入肾,由肾入胞中,故吸入则胞中满。因吸入之气的鼻而脑、而脊而下,故掩鼻张口,能出气而不能吸气。盖吸气的脊下,非从鼻脑不能入也。呼由膈出,故张口能出气也。吸由脊下,督脉主之,所以督脉主气之生化。《难经》云: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子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叶注:下极是长强穴,在脊骶骨端。风府穴在脑后发上,同身寸三寸,督者都也,能统诸阳脉,行于背,为阳脉之都纲。
由此可知,督脉循行下自胞中起,上至人中止,主持一身之阳气,所以督脉的病变,多为阳虚,阳气虚弱不能温养脊髓,或者同时对外邪入侵,都可能使脊柱强直。阳虚而阴邪盛的就能发生癫病或痫病。所以李濒湖脉诀歌:
“督脉为病,脊强癫痫”。
2.任脉:起于中极之下,以上至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任者,任也,能统帅诸阴脉而行于腹里为阴脉之总任也。唐注:督脉在背,总制诸阳,谓之曰督。任脉在腹,总统诸阴,谓之曰任。阴阳相贯,故任督两脉必榴交,下则交于前后阴之间。上则交于唇之上下也。以先后天论之,督在脊属肾,属先天,任在腹属胃属后天。先天主气,下交胞中,后天主血,下交胞中,全在此二脉也。以水火论督脉属气属水,任脉属血属火,是任脉当又属之心,心肾相交,水火既济皆由于此,故任脉者阴脉之海也。
由此可知:任脉是沿着腹部正中,由下而上行,主持一身之阴血,放任脉病变多为血分的虚寒,运行阻滞便发为寒疝——腹痛、手足厥冷。水疝——阴囊肿痛,阴汗湿痒小腹时鸣。筋疝——阴茎肿,筋急缩,或缓弛不收。血疝——刺痛如锥,手不可近。气疝——肾囊肿,上连肾俞,偏坠,生气即发。狐疝——睾丸偏有大小,时上时下。颓疝——肾囊肿大,麻痹不仁,妇女则阴核挺出或阴户凸出。或小腹发生硬块。濒湖脉诀云:任脉为病,七疝瘕坚。寸部脉来紧,或者从寸到关见细实而长的脉象。
3.冲脉:起于气冲,并足阳明之经,夹脐上行,至胸中而散也。按冲脉为十二经之海,起于气冲,并阳明之脉,挟脐上行而至胸中。《素问•骨空论》篇言起于气街,并少阴之经与此异。《灵枢•顺逆肥瘦》篇与此同。盖冲脉起于胞中,为气血之海,乃呼吸之根,人之呼气,由气海循胸膈肺管而出于喉,故以冲为气街。人身阴阳原气,皆起子下,故《内经》以广明之后即为太冲,太冲之地,属之少阴,少阴之前,乃为厥阴。其部为血海,常与太冲踡精气而上,灌溉阴阳,斯则人之元气精气,皆起于下也。由下而起,则分三道而上,其阳者从少阴之后,行太阳夹脊中道,以总诸阳,名之为督。其阴者,从前阴地道而上,行阳明之表,中以总统诸阴,其名为任。而中央一道,则脉起血海,踡精气而上,积于胸中为宗气,以司呼吸,其名为冲。是气则与阳明胃气,俱住中州,亦与血海之营气,且行于十二经脉者也。督脉任脉皆起胞中,一行脊,一行腹,会于承浆。冲脉则由胸上行,伏脐而会于咽喉,三脉同起于下极,一源而三歧,故轩歧不曰冲任督,而总其名曰太冲。是太冲者,以一身之精气升降言之,不独为血海言之也。夫胃中饮食之精汁,军心化血,下入胞中,即由冲脉导之使下。故《内经》云:女子二七而天癸至,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也。是胞中为先天肾气,后天胃血交会之所,冲脉起于胞中导先天肾气上行,以交于胃,导后天阴血下行,以交于肾,导气上,导血下,通于肾,而于阳明,此冲脉之所司也。
由此可见,冲脉夹脐两侧上行,为身中血海之一,发为病变,则见:气往上逆行,腹内里急。濒湖脉诀云:“冲脉为病,逆气里急”,脉象则见牢状。也是直上直下,颇有弦实之形。
4.带脉:起于季肋下肝经之章门穴内。绕身一周如束带状,故名为带。带脉的作用是总束诸脉。因为它贯肾系当属肾,女子系胞,带脉主之,根结于命门,环腰贯脐居身之中又当属脾,故脾病则女子带下,以其属脾,下垂胞中故随带而下也。
由此可知,带脉是从季肋下肝经之章门穴环绕腰部一周,它的作用主妇女带病及脐腹痛和遗精。其形状见于两手之关部左右弹,李濒湖脉诀:“关左右弹,带脉当诀。”“带主带下,脐痛精失。”
5.阳跻脉:起于足块跟申脉穴,上行人于头部之风池穴。跻者,捷也,主人行走矫捷有力。
6.阴足乔脉:起于足内踝之照海穴,上行至咽喉,交贯冲脉。
两矫脉行于身之两侧,与肝胆同性而主筋。阳足乔脉循足外侧上行,发为病,内踝以上,筋脉拘急,外踝以上筋脉弛缓。内为阴,外为阳,李濒湖脉诀:“阳足乔为病,阳缓阴急。”阴足乔脉循足内侧上行,发为病变,则外踝以上经脉拘急,内踝以上经脉缓弛。故李濒湖脉诀云:“阴足乔为病,阴缓阳急。”所以我们临床针灸:小儿麻痹后遗症的足内外翻症,以内翻属阳
足乔病而取申脉,外翻属阴跻病取照海,在脉象上寸部脉来现紧,好象在左右弹动似的是阳足乔脉;尺都脉来现紧,左右弹动不休就是阴足乔脉。
本文首发论文邦:http://www.lunwenb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