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夹设为首页
论文邦,感恩回馈新老客户,发表论文即赠优惠劵(四种优惠券不能重复使用),每月前50名发表论文客户还可享受更大优惠,老顾客重复发表优惠更多哦! 欢迎踊跃投稿!即日起,关注论文邦公众微信平台更多优惠券等你来拿!
论文邦 >> 论文发表新闻 >> 职称论文发表,论文的构成形式1


职称论文发表,论文的构成形式1

日期:2009年12月18日   来源:来自网络   热度:
论文的构成形式论文的结构,即论文的组织和构造。
 

如何发表论文?如何做到论文发表既能正常引用又不抄袭呢?如何选择论文发表网代发论文?
论文的构成形式论文的结构,即论文的组织和构造。

通用论文格式常见结构包括:标题、署名、摘要、关键词、前言、正文、结论、致谢、参考文献、附录、结尾11项,基本形式为三段式:绪论、本论、结论。

第一节 标题与署名

一、标题标题是论文内容的精练概括,能准确、生动地展示论文主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标题要简短(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做到多一字不必要,少一字不达意,标题不足以表达论文内容时可以增加副标题,副标题的作用是解释、补充或限定正题,突出重点,含义更加明确。用于国际交流的论文应该有外文标题,外文标题一般不超过lO个实义单词。

标题的作用在于准确地揭示论文的基本内容,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第一,揭示论文基本论点的标题。如《堵塞跑漏是钢铁企业节约能源的重要途径》、《实践是检验经济理论的唯一标准>)。

第二,揭示论文研究范围的标题。如《科索沃问题的历史透视》、《经济特区税收优惠的国际比较》。

标题的基本要求是:

(1)直接明了。标题应该揭示论文的基本论点或研究范围,不要拐弯抹角,也不适宜用比喻、象征手法。

(2)突出鲜明,引人注目。标题应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不可模棱两可或拖泥带水。标题不用体现论文的所有内容,这样太冗长。如《关于小白鼠在所给予的不同营养条件下和人为创造的环境条件下,其生长发育状况以及记忆能力的变化情况的初步研究结果》即是如此,可以改为《小白鼠在不同营养条件下生长发育情况的研究》。

(3)简练。不宜过长而给人以累赘之感觉。事实上,让读者经久不忘的标题大多是简短有力的,如《反杜林论》、《矛盾论》等。标题可选用以下不同的词语。如“论……”、“略论……”、“试论……”、“再论……”、“浅谈……”、“浅议……”、“刍议…¨.”、“浅说……”、“浅析……”、“……初探”、“……思考”、“……体会”、“……断想”、“……设想”、“……构想”、“……方略”、“……纪实”、“……之我见”、“……再认识”、“……探讨”、“……研究”等等。倘若论文的分量不足,不要轻易使用“论”字,用“谈”字更为恰当。

论文研究的对象、内容、目的可以用副标题来说明。商榷性的论文一般就会添加“与×××商榷”之类的副标题。强调论文研究的某个侧重面也可使用副标题。

论文标题还可在定稿之后再确定,这样可以更贴切地概括文章的内容,确定标题可以向富有冲击力和新意倾斜,但要防止语义晦涩和哗众取宠。

下面提供20个论文题目以作参考。这些题目出自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1998年评定的首届优秀博士论文,这些论文基本完成于1995-1997年。

经济发展中金融的贡献与效率论清朝对西藏地方的治理信息加工速度发展的研究十五世纪前后蒙古政局、部落诸问题研究随机删失模型中的渐近理论中国主要海岸平原未来环境变化的趋势与效应研究我国几个典型地点的古地震细研究和大地震重复行为探讨材料断裂过程的宏微观研究机械合金化产物的微观结构及相变研究电力变压器电磁场分析与验证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的PN机理论与方法研究黄河下游洪水模型相似律的研究商空间下的遥感图像分析理论探讨船舶大幅运动非线性水动力研究大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性的研究巨噬细胞局部增生在肾脏疾病申的作用培养人肝细胞用于生物人工肝治疗肝衰竭的实验研究谷氨酸载体在脑缺血及针刺抗脑缺血中的作用酶性核酸的机理研究 20世纪西方大国战争计划研究

二、署名及工作单位

论文署名一般要求真实姓名,并标明工作单位.论文不宜使用笔名,署名位置在论文总标题之下。为了便于同学们今后发表论文署名,现将有关署名常识介绍如下:

论文署名表示作者是论文的法定主权人,并对其内容负责,便于读者与作者交流联系。直接参加主要工作,做出主要成果,可以对论文内容负责者,均应署名;仅仅完成次要工作的人员不应署名,可以致谢或说明,表明其责任和贡献。个人的研究成果个人署名。集体研究成果,个人只能以执笔人身份署名。集体的科研成果,应当共同署名。依照惯例,第一作者通常对论文内容负有全部责任,是论文的写作者。其他人员按照贡献大小依次排列。署名中既要防止名实不副,即不按照贡献大小,而按资历新老为序;也要防止挂名,即利用职权、名气沽名钓誉,尽量避免争名、借名等不良现象。在不少学者的心目中,论文的署名不仅意味着宣示参与人员的贡献,更包含着同行之间合作、友谊和高尚的情操。著名粒子物理学家韦斯科夫(Weisskopf)年轻时曾师从物理大师维格纳(wigner)学习。他们共同发表第一篇文章时,维格纳坚持把韦斯科夫的名字排在前头,因为他们姓的第一个字母相同,第二个字母韦斯科夫在前,维格纳在后。韦斯科夫深受感动,并立下誓言,今后遵守此原则。他与学生勃拉脱合著出版《原子核理论》时,坚持把学生的名字放在前面,并以此说服出版社,否则宁可不出书。在一些国际研究机构中有一条不成文的“法则”,导师与学生发表文章时,导师名字必须放在后头。不少学者认为,多人署名应当国际化、规范化,其顺序以姓氏笔画,或以汉字的拼音字母顺序排列为好。何祚庥院士就认为:“论文的署名以按姓氏笔画为序,或以阿拉伯字母(或汉语拼音)为序为好,在很多科学领域中常用的一种做法,也是更为民主或更为先进一些的做法。”①不少学者认为,同行之间的贡献大小,不能简单地以署名的先后认定。

第二节 摘要与关键词

一、摘要摘要即提要,又称内容提要.它是对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叙述,位置在作者姓;名与前言之间,一般在论文完稿之后提取.摘要的特点是短小精悍,少则数十字,一般在200~300字,最多不超过400字。硕士学位论文摘要只需500~600字,博士学位论文摘要需900~1 200字。摘要主要是为了让读者用少许的时间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决定是否阅读论文。精彩的摘要是吸引读者跨人的大门,同时也可方便二次文献工作编制文摘刊物时引用。摘要应能全面反映论文的要点,简洁、明确,能独立成文。摘要的字体和正文字体应区别开。

(一)摘要的内容

 (1)研究课题的前提、目的、范围、研究对象的特征以及与其他同行研究的相异之处。

(2)研究内容和采用的原理与方法。

 (3)主要结果及其实用价值。

(4)一般结论及后续研究方向。摘要只能用第三人称来写,摘要中不应出现图表、公式,也不应出现注释和评论。

 (二)摘要的翻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公开发表的科技论文,不管用何种文字写成,都必须附有短小精悍的英文摘要。”把论文摘要译成英文,方便对外交流,体现科技成果的资源共享。外文摘要一般出现在摘要后面,亦可放在正文后面。其内容为题名、作者、单位及原中文摘要内容。中文摘要译成英文时,可以原文照译,也可以扩充或压缩后翻译,篇幅不超过250个实词,动词时态通常用现在时,常用被动语态。

二、关键词关键词是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的,从写作程序上来看,应当是先写出初稿,经修改,到了最后定稿阶段,才正式选取全文的关键词。关键词是用以表示中心内容或主题的自然语言,它可以是词、词组或者术语,具有意义单一、指向性强,体现论文特征等特点,方便编制二次文献,也可以用于计算机检索。论文中的大小标题往往是论文主题的“关键”所在,不少论文的大小标题中就含有关键词。

关键词不考虑文法结构,一篇论文中可选择3~8个关键词,但未必能表达一个完整意思。关键词与主题词有所不同(主题词经过规范化处理)。同一篇论文中的关键词不能有同义词。关键词列于摘要的下方。 ① 何祚庥.论文署名应国际化、规范化.摘自维护科学尊严[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197

第三节 前言与正文

一、前言前言又称引言、绪论、导言或序言。它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交代课题的由来、目的、意义及其结论,文字应简明扼要。

 (一)前言的主要内容

 (1)课题研究目的、范围以及他人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概况.

 (2)课题的研究过程、方法及其理论基础与实验依据。

    (3)研究结果及其意义。

(二)前言写作应当注意的事项

(1)开门见山,简明扼要,以200一300字为宜.

(2)顺序井然、条理清楚、表述客观。慎用“首创”、“开辟新领域”等字词,也不要写“不吝赐教”、“抛砖引玉”等俗套话。

(3)不要把前言变成提要的“克隆”或是提要的扩充。

 (4)介绍文献时,要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述,不宜大段地引用别人的原文。

二、正文这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应当多占些篇幅。必须做到论点准确、论据有力、论证充分。

 (一)论点的表述要准确、简洁这方面除了与作者的表达能力有关外,最关键的因素还在于研究工作的深度和广度。论点要准确,应当体现在文字的严谨上,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丢掉“唯一”两字就失去科学意义。如果发现自己的论点别人早已陈述过,可有两种做法:一是综合别人的意见,用不同的材料佐证,二是更换材料,变化论述角度,形成新观点。

(二)论据要典型、有力无论理论或是事实论据都要做到两点:一要典型,能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足以使人信服;二要准确,引用的事例、名言、数据、文献等等必须出处明确,引用完整,避免产生歧义。

 (三)论证可分为直接论证和间接论证直接论证主要从正面进行论述。如果用演绎法,可从一般往特殊进行推导,由公认的原理为依据,推出它与论点的内在联系,从普遍性上证明论点的成立。如果用归纳法,可从特殊往一般进行推导,由具体的事实为依据,归纳出它们论点的共同点,从而证明一般性的结论成立。

间接论证主要从论点的反面或侧面人手,运用反证法、类比法.反证法是通过证明相反的论点不能成立从而证明自己的观点成立。类比法是从侧面论述,通过比较相同或相类似事物某些属性后得出结论。其形式有:

(1)通过同类事物来比较,由已知的相同属性推导出另一属性相同;

(2)通过设喻来类比,以喻体来形象地证明本体(即自己)的观点正确。论证中要根据具体的论点、论据灵活地使用论证方法,进行综合分析,才能达到论点论据的高度统一。论文篇幅主要还要依内容而定。不少专家认为,我国文科或理科学士学位论文l万字左右为宜,硕士论文约3万字,博士论文约6万字。第四节 结论、致谢、参考文献、附录与结尾

一、结论结论也可以称为结束语,它是正文最后的部分。结论往往强调或提示本论的重点,或者对全文分论点进行扼要的综述,还可以补充说明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体现论文分量的文字往往出现在结论部分,它反映了作者经过概念、判断、推理所要表述的观点,这是课题完成的答案。结论对全文起了概括、总结、强调和提高的重要作用。由于时间、知识基础等多方面的原因,即使是对比较熟悉的课题的研究,大学生取得的成果也难以突出。这就要求结论的措词切忌浮夸,“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填补国内空白”等等词语最好不要出现。结论可以提出对本课题研究的展望,或是对尚未解决的遗留问题提出可能解决的途径与判断。

二、致谢致谢是感谢对论文做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的文字记载。当用论文发布科研成果,肯定与感谢他人的劳动,写上几句谦词并非仅仅出于礼节,而是同行之间团结、合作和友谊的象征。致谢人员应包括:参与指导、讨论及协助过论文工作的人员;论文中采用的图文及数据资料的提供者;为研究工作提供经费和物资支持的单位、个人;撰写过程中提出建议乃至批评意见的人员;提供过某种信息或帮助收集、整理资料的人员。

三、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也称参考书目,罗列论文参考过的主要著作及报纸杂志,一般出现在论文末尾。其作用有三:

(1)便于作者自己校对引文内容;

(2)便于论文读者查阅相关的观点资料;

(3)便于论文答辩委员会(或答辩小组)了解论文作者阅读资料的深广程度。参考文献一般要标明作者、书名或篇名、出版者、出版年份。参考文献应当是与论文密切相关并有重要参考作用的论著资料,切忌轻重不分、盲目罗列。参考文献的引用方法及排列方式可以查阅有关标准,如国际标准ISO 690-DIS《期刊与连续出版物的参考文献》、中国国家标准GB 7714—87《文后文献的著录规则》。

四、附录附录不是论文必备的项目,视论文内容的具体情况确定。与正文联系密切,为保持正文的条理性未编人正文的资料;一般读者不必阅读或兴趣不大但对于专业同行有参考价值的资料;不便编人正文的珍贵资料等都可以编人附录,附录使用正文的连续页码,另起一页开始。五、结尾结尾不是论文必备项目,视论文内容的具体情况确定。提供有关计算机输人数据;编排分类索引、著者索引、关键词索引等。第五节 国家标准的论文编写格式为了方便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收集、存储、处理、加工、检索、利用、交流、传播,国家于1987年制定了国家标准《科学技术报告、学问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此格式明确了制定该标准的目的、学位和学术论文的定义、编写要求、编写格式。

上一篇:论文发表,写作过程1
下一篇:论文发表, 论文的修改1

 友情链接: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龙源网

 论文邦-值得您信赖的代发论文公司,论文发表网代理教育论文发表、医学论文发表、经济论文发表、建筑论文发表、职称论文发表等

 论文发表服务!

 住建政研(北京)建筑科技发展中心主办,备案/许可证号: 京ICP备07007717号

 © 2009 lunwenb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