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超女”、“快男”的风格大相径庭,9月初,一档新选秀节目《中国达人秀》在上海东方卫视初战告捷,全国收视率一路攀升至3%,上海本地更是突破20%。伴随节目走红的都是草根新星,一段段不离不弃、乐观打拼的平民故事在观众中流传开来。
伴随这股全新的选
秀热,一批关注民生的新节目陆续出炉,一扫此前电视荧屏受“三俗”袭扰的困惑,也引发了业界的新思考。
摆脱作秀踏实求真
一段时间以来,国内电视荧屏及网络出现了各种虚假的、恶意的炒作,绯闻、恶搞、黄段子、拜金主义被统统装进选秀的口袋。真人秀,究竟是作秀,还是求真?这个问题在国内电视界一度颇受争议。
强调真实的《中国达人秀》,以纪实手法展现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参赛者的才艺和梦想。比赛不设金钱和物质奖励,舞台上有稚嫩幼童,也有耄耋老人,学生、工人、农民、小贩、家庭主妇、仓库保管员、退休老人等个个挥洒自如。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知名评论人张颐武说,《中国达人秀》的动人之处在于其真实展现了当下多元社会中无数小人物构成的中国梦,其核心观念是不埋怨、不气馁,依靠自我奋斗,实现个人价值,进而推动国家和社会进步。
触及心灵引发共鸣
“当节目关注老百姓的真实生活状态,触及到人的心灵,自然就会产生共鸣。”《中国达人秀》总导演金磊说。
今年以来,从一批涉“三俗”节目叫停或调整,到雅俗共赏的《中国达人秀》走红,老百姓的品位正在被重新认知。对此,张颐武认为,正确区分通俗和“三俗”很重要,通俗是一个好东西,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社会最追求的东西。电视是一个公共空间,电视人有责任处理好收视率和社会公共价值之间的关系。
业内人士分析,时下电视行业对喜闻乐见的定义也需要再反省,那些认为积极向上肯定不是喜闻乐见的观点,完全是一种误读,《中国达人秀》的高收视,就是一个明确的答案。
改善民生莫忘文化
在国内较早提出真实娱乐、民生娱乐的上海东方卫视一路走来也曾遭遇不少难题。金磊坦言,在编导中甚至有这样一种误区,认为社会上的真就是那些假恶丑,老百姓的口味也就那个水平。
前不久《红旗文稿》刊登署名云杉的文章指出,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直接关系民生幸福。我们以往比较多地强调文化的教育教化功能,对文化与民生的关系认识不深。我国人民的生活从温饱进入小康之后,精神文化需要更加突出、更加强烈。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讲改善民生,文化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最近举行的上海市政协十一届二十次常委会上,孙顒、宗福先等文化界知名人士呼吁,必须重视电视节目脱离现实、回避民生的问题。
论文邦论文发表网提供论文发表服务有:职称论文发表、毕业论文发表 、教育论文发表 、医学论文发表 、会计论文发表 、工程论文发表 、经济论文发表等论文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