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同角度看医学论文,可以作多种分类。例如,按论文资料来源分为原著论文和编著沦文,按写作目的分为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按医学学科及课题的性质分为基础医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和预防医学论文,按研究或资料内容分为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实验观察、资料分析和经验体会等论文,按论文的论述体裁分为论著、经验交流、技术革新和文献综述等。但是,对多数作者来说最实用的还是按杂志上的栏目分类。
一、按论文资料来源分类
根据医学论文所使用资料的来源,通常将论文分为原著论文和编著论文两大类。
(一)原著论文
原著论文又称为原始论文,即著作的原本,是作者经过具体选题所进行的调查研究、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的结果和临床工作经验的总结,是作者的第一手资料(即直接资料)。其内容比较广泛,可以是实验研究、临床观察、调查报告、病例报告、病例讨论,也可以是医学理论上的创新见解和新的科研成果,还可以是某种新理论、新技术应用与实际所取得的新进展的科学总结。
原著论文既是具体单位和个人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志,又是医学科研工作者提出的某些假说和观点的主要载体。原著论文应有作者自己的见解及新观点、新理论和新方法,以推动医学科学向前发展。医学期刊的文章主要由原著论文组成。
(二)编著论文
编著论文的主要内容来源于已经发表的资料,即以间接资料为主,属于第三次文献。结合作者个人的部分研究资料和经验,把来自多种渠道的、分散的、无系统的、重复的甚至矛盾的资料,按照个人的观点和体系编排起来,使读者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某一学科领域或某一专题的发展水平及进展情况。在医学图书中,编著所占的比例较大(如教科书、参考书、专著等),而在医学期刊中的综述、讲座、专题笔谈、专题讨论等多属于编著之列,其中以综述为代表。
编著性论著内容虽不完全是作者亲身所做的研究,但它充满着新观点、新见解、新设想、新资料。它为原著性论文提供大量最新信息,使医学某一领域或某一专题更加系统化、条理化、完整化和理论化,是医学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按论文写作目的分类
(一)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是对医学科学领域中的问题进行总结、研究、探讨,表述医学科学研究的成果和理论性的突破,并对科学实验或技术开发中取得新成就的文字总结,作为信息进行交流。
学术论文类型多种多样,按表达方式可分为专题式、综合式、提出假说式、商讨式、比较式等;按内容可分为理论型和实验型。学术论文是学术会议交流的主要内容,也是医学期刊的主要内容。
(二)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为了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或某学科的学术职称资格而写的论文,作为考核及评审的文件,用以表明作者从事科研取得的成果和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学位论文可以是单篇论文,也可以是系列论文的综合。学位论文主要反映作者具有的科研能力及学术水平。学位论文包括毕业论文、学士论文、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等。
三、按医学学科及课题的性质分类
(一)基础医学论文
研究人体的解剖和生理功能、致病因素以及人体对致病因素的入侵和药物或其他治疗措施的干预所作出的反应,认识健康和疾病相互转化的规律称为基础医学。基础医学论文多数属于基础理论研究范围,包括实验研究和现场调查,少数属于技术交流范围,即介绍实验技术,有关仪器的设计、制造及使用等。
(二)临床医学论文
临床医学是研究人体各系统疾病发生的机制、诊断和治疗,促进疾病向健康转化的学科。临床医学论文多为应用研究范围,可分为诊断、治疗、护理等方面,有理论研究和技术报告,目前属回顾性总结分析的论文较多。
(三)预防医学论文
研究人群中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流行规律及其预防措施,防止发生健康向疾病转化以及其中规律的学科称为预防医学。预防医学论文多为应用研究范畴,可分为卫生保健、防疫、流行病学调查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医疗、卫生、保健需求更高,医学模式正在发生新的转变,往往有交叉学科性质的论文,例如临床医学的论文有基础理论的研究,临床治疗的研究还有流行病学调查的内容,成为综合性医学论文。
四、按研究内容及资料内容分类
(一)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指用人工处理因素给予受试的人或动物后,再进行观察、研究和评价其效果的论文。
(二)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指在一定范围的人群内,对某种疾病(传染病、职业病、地方病等)的发病情况、病因病理、防治效果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对防治方案等提出评价的论文,此类论文在流行病、地方病或卫生学等方面常用。该过程中不增加人工的处理因素。
(三)实验观察
不加人工的处理因素,对一定的对象进行观察而取得的资料。(四)资料分析
对既往的资料通过统计学处理后再进行分析。
(五)经验体会
综合既往的资料和郃分自己的实验观察与调查研究。
五、按论文的论述体裁分类
(一)论著
多为科研论文。基础医学多系通过科学实验的直接观察,发现和收集新的材料及结果,并有新的创见。科学上许多突破性成果就是通过这类研究所取得的。临床研究多系专题研究总结,也属实验研究论文,按设计项目做记录,对结果进行归纳、总结。
(二)经验交流
其内容可包括科研方法、科研经验、临床病例分析、病例报告(个案报告)以及临床病例讨论等。经验交流可为深入研究某些问题提供资料,如疾病的首次发现、首次报道,虽例数不多,只要资料翔实,便可进行交流。至于对某种疾病的诊疗所做的回顾性总结,经过分析找出其规律性,并从理论上加以阐述,从而进一步指导临床实践,无论经验或教训均可交流。
1.病例报告(个案报告):报告个别或几例病例,多为少见病例或对某些病例在诊治中的特殊情况或经验教训,其内容包括病例摘要和讨论两部分,引言可有可无。
2.病例分析:对一组(几例、百例或千例)相同疾病的临床观察资料进行分析和讨论,其中可为疾病发病机制、诊断或治疗方法的研究,药物或手术方法的疗效观察等。
3.临床病例(病理)讨论:对疑难病例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等进行讨论后整理成文,包括病例摘要、临床讨论、病理报告、病理讨论四部分。一般按发言先后顺序如实反映各人的发言内容和分析问题的实质,也可将全部发言内容归纳成几个问题来阐述。
(三)技术方法、技术革新
指在技术方法上有创造性或重大改进,关于新技术的应用及操作步骤的文章。
(四)文献综述
是作者根据某一专题研究或学术问题所掌握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前景展望、争论焦点、已经解决或尚未解决的问题,结合自己工作实践中总结的观点或评论而撰写成的专题学术论文。
第四节 医学论文的基本要求
医学论文是科技论文的组成部分,因其种类不同,在写作的目的、内容、表达形式上也各有不同,虽互有差别,但是它们的要求却是共同的。其总的要求是图新、求实、达理;基本要求是客观地、真实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作者撰写医学论文必须始终贯彻“三严”精神,即必须坚持严肃的态度、严谨的学风和严密的方法。
一、指导思想
我国现阶段科学技术的发展方针是: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所以,撰写医学论文必须体现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遵守国家的法律法令,严格执行著作权法、保密法等,尊重科学,讲究科学道德,反对弄虚作假、抄袭剽窃,避免出现政治性错误。
二、遵循原则
医学论文在注重思想性的同时,必须坚持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需要性)、可读性、艺术性等原则。不论研究结果呈现阳性还是阴性,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创新性原则
所谓创新性,亦称创造性、创见性。医学论文贵在创新,创新是论文的灵魂,是决定论文质量高低的主要标准。所谓创,即指创造、创见,指前人没有发表过或做过的,可理解为“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凡达到国际水平或国内首创,如新发现、新研究成果,学说定理的新推导、新解释、新经验的总结,方法技术的改造等,都属“创”。所谓新,即新颖、新意,指非众知公用,非模仿抄袭。即便是重复或模仿已有的成果,也应仿中有创,推陈出新,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有一定程度的创新——即从新的角度阐明老问题的新发现、新见解,如老药新用、古为今用等,都是有价值的。
这里还须提一下继承与创新这个问题。科学研究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不继承前人的理沦、观点、思维方法和研究成果,就谈不上创新。而科学研究又总是在前人尚未问津或没有解决的问题上进行探索,不突破前人的观点、学说、方法,只是重复,就会无所作为,给人一种人云亦云的感觉,如同嚼蜡。品之无味。
(二)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一般应包括:正确的选题、科学的理论依据、真实准确的实验数据和富有逻辑性的文宁表述。也就是说,无论是选题还是已刊发论文,都要以事实为依据,与已有的科学理论、科学规律相一致。这种一致并不排斥创新性原则,因为创新性原则是对已有科学成果和理论的修正、补充或发展,甚或足前人没有研究过、没有发表过的“发明”、“创造”。
科学性是医学论文的立足点。没有科学性,医学论文也就没有任何价值。医学论文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真实性:科学性就址真实性,就是实事求是,不能有半点虚假。取材要确凿可靠,客观真实;科研设计严谨、周密、合理,要排除影响结果的各种干扰因素;实验方法先进和正确,设必要的对照组,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法;实验的结果或临床观察结果要忠于事实和原始资料,实验数据精确可靠,所得数据必须进行统计学处理;论点、论据、论证有客观性和充分的说服力;不能卜观臆测,甚至弄虚作假,这样才能经得起他人重复和实践验证。结沦要有充分论据,要精确、恰当,切不可空谈或抽象推理。
2.准确性:是指论点客观准确,解决什么问题,言之有物,各种数据准确,方法介绍清楚,文献引用准确,用词、统计方法、计量单位准确,结论要根据实验结果,有充分的证据,才会有说服力,不可漫无边际,含糊其词,如获得满意的疗效、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等。
3.重复性:亦称再现性。结论来自临床观察或实验结果,论文中的数据经过反复证实,实验结果可以重复,而且经得起实践检验。
4.客观性:首先,实际结果要忠于事实和资料,对临床观察或实验研究,要如实反映,不任意取舍,不摒弃偶然现象,讨论中以事实为依据,讨论的内容不夸张、不失实;其次对自己的成果和别人的工作应当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评价,不抬高自己,不贬低他人,对不同的意见或不同结论应以事实为根据,注重证据。
5.逻辑性: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合乎逻辑,也就是合乎思维方式和规律。思路要清晰,说理要透彻,前后要关照,不能牵强附会,杂乱无章。分析、推理、判断不仅要有事实根据,而且要符合辩证逻辑原理。
(三)实用性原则
任何一个专业或学科领域进行科学研究都是为了解决该专业或学科领域内的实际问题,即研究的实用性,而表述其研究过程或成果的文章则是把该过程或成果推荐出去的有效途径,离开了实用性,该研究的存在价值就值得质疑。医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分支,医学研究的绝大多数是为了解决临床医疗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也就是更强调其实用性。医学院校学生或医务人员发表论文是为了交流和学习,或推荐自己的经验去让别人学习、模仿、应用,或提出自己的理论与观点去让别人验证、推广,以期解决医疗工作中的难题或实际问题,促进医学的发展,提高诊疗水平。要达到这个目的,医学论文所论述的内容、所介绍的方法、所用的材料、所走的技术路线必须叙述完整、准确、可靠,以利他人重复,并能指导和帮助别人去解决理论研究或临床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同时,论文所叙述的方法或内容必须真实、充分,切忌夸张、夸大、空洞言之无物,并且所述方法、内容必须简单明了。可以说,离开了实用性,论文就失去了其发表的价值。
(四)可读性原则
撰写医学论文的目的是为了交流、传播、储存新的医学信息,使人们用较少的时间和精力顺利阅读、理解论文的内容、信息。这就要求科技论文的结构要严谨,层次要清晰,语法要通顺,文字叙述要简明、精练、重点突出,尽量使用书面语,少用或不用口语。
当然,要确实写好一篇医学文稿,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里需要作者必须具备两种素质。首先要求作者必须具有扎实的医学专业理论知识,对基本医学文书的规范格式、写作方法了解和掌握;其次要求作者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亦即掌握、运用语言的能力。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方能结构严谨、言简意赅、可读性强。
(五)艺术性原则
医学论文虽不同于文学作品,主要以议论说理和解决问题为主。但如果行文晦涩、枯燥、乏味,则使读者阅后感到索然无味;如果文辞优雅、生动活泼、错落有致,自然引人人胜,使读者兴味盎然,喜闻爱阅。所以在撰写医学论文时,也应该注意其艺术性、趣味性。
无论你是要职称论文发表、还是要教育论文发表,在投稿的时候一定要搞清楚杂志的真伪,鉴于现在发表论文出现的供小于求的局面,很多杂志社只顾自己挣钱,完全不顾论文发表后作者是否能顺利评上职称,是否能顺利毕业,在各大论文发表网的推波助澜下,演绎了无数的问题刊物,增刊、一号双刊、副刊、假刊、论文集等等,广大作者在选择论文代发机构时一定要注意对作者利益的保障措施是否到位,永远别轻信他们的诚信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