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要求把论文发表的主要观点提示出来,便于读者一看就能掌握中国职称论文网内容的要点。目前比较通用结构式摘要,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摘要应有高度的概括力,且要全面反映代发论文要点,简明、明确、畅达。
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历史地位
毛泽东的文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文艺实践的结合,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它的理论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意识形态论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
过去我们一直把毛泽东文艺思想看作是党的文艺方针、政策、路线的体现,这当然是正确的,但很少有人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上来认识毛泽东文艺思想的重要意义,很少有人论及毛泽东文艺思想在整个马克思文艺理论宝库中应有的地位,周扬同志是《讲话》发表后不久,第一个把毛泽东的《讲话》的及有关的毛泽东的言论,提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高度来进行分析、论证的。他在一九四四年编辑出版附有长篇序言的《马克思主义与文艺》一书,是把毛泽东文艺方面的言论,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普列汉诺夫、高尔基、鲁迅共八大家一起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经典”,这在当时是一个令人瞩目的创举。
毛泽东自己也说过:“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在文艺问题上也和在其他领域上一样,有他无可置疑的独创性,例如,关于艺术的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的问题,关于文艺和生活关系的问题,关于艺术方法(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问题,关于艺术的民族形式的问题,都有自己独到之见,但同时又都有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渊源的。因此,要深入完整地理解毛泽东的文艺思想,就不能没有马克思主义及其文艺理论的准备。
周扬传播毛泽东的文艺思想功不可没。但现在回过头来看,他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理论基础,毛泽东文艺思想和马克思恩格斯的学说的关系以及它在整个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的地位的估计还不是很全面、充分的。
毛泽东是遵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来进行理论活动的,他的创造性,正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生发出来的。例如,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这部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性的著作里,对文化问题的性质便开宗明义地说:
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的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这是我们对于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以及政治和经济的关系以基本观点。
正是这段应该说是创造性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意识形态论的论述没有受到周扬的注意,或者没有受到他的重视。在他编选的《马克思主义与文艺》第一辑,定名为“意识形态的文艺”,着重人选的是现在大家都熟知的有关这个问题的马克思、恩格斯、普列汉诺夫的言论,毛泽东的只有他在《新民主主义论》里直接论述中国文化问题的言论。在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政治和经济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本来就是明确的。他们都认定经济基础决定整个上层建筑,其中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各种形式的意识形态上层建筑,马克思、恩格斯当然也深知政治不能不反映到意识形态上面来,但他们还没有像毛泽东那样,把政治在经济基础上对文化是一种被反映和反映的关系作为一个普遍规律提出来,毛泽东这样做并不是偶然的,这正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特点和中国特点的反映。
正是在这个战争和革命的时代,全世界包括中国在内,阶级斗争更加频繁,更加激烈了,这是和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代不能相比的。无论哪个阶级,哪个政治派别,它的文化思想和实践与政治的联系,更加明显,更加密切,这也是必然的。
正是在这个战争和革命的时代,使人看到一些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由于阶级斗争的推动作用,革命文化的发展却走在经济先进的国家的前面。中国正是这样的国家,这并不是有人所说的,毛泽东“瓦解”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教条”,这倒是“瓦解”了这类论者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理论的庸俗经济决定论的曲解或误解。
就中国来说,近代以来,直到全国解放以前,中国经济发展,比日本落后,比印度也落后,却产生了毛泽东这样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和鲁迅这样伟大的文学家、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他们都是世界性的,在东方是站在最高峰的人物,这是什么原因呢?
自从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失败以后,由于争夺殖民地和争夺势力范围,中国便成了西方各帝国主义国家在东方矛盾的集合点,中国内部各派的反动势力也纷纷开门揖盗,成了不同的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在很长的时间里,中国内外反革命势力联合起来的力量是异常强大的,而人民的力量还很小,这就决定了如毛泽东所说的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残酷性。艰巨而又伟大的斗争产生伟大的思想和伟大的人物。正是中国的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的需要催生了毛泽东和鲁迅这样的巨人。
任何历史人物的出现都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具体人物主观条件的遇合,是主客观条件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尽管中国经济发展相对于其他一些东方国家是落后的,但在中国本身,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经济毕竟比过去有了较大的发展,这正是帝国主义侵略打破了中国的万里长城以后,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破坏了中国以农业和家庭手工业为基础的自然经济,这就成了中国资本发展有利的条件。帝国主义成了中国的不自觉的历史工具。
中国“五四”时期,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世界大战而暂时无暇东顾,这就使中国经济发展得到一个有利的机会,这也是现代中国五四时期文化繁荣的物质根源。
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学说,并没有“瓦解”,而是毫无例外地证实了这个学说的真理性。这就是说,现代中国文化艺术发展状况,经济的最后决定权也并未消失。
自然,毛泽东、鲁迅这样的伟大历史人物的产生,还不只是取决于政治、经济的条件,中国有自己深厚的民族文化的传统也是一个重要的条件。至于个人的条件,那么,毛泽东、鲁迅不只是天才,而且他们都是中国过去深厚的民族传统的伟大的继承者。不正是所有这些主客观条件综合起来,造就了我们民族和人民的伟大的历史人物么?
本文首发论文邦:http://www.lunwenb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