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夹设为首页
论文邦,感恩回馈新老客户,发表论文即赠优惠劵(四种优惠券不能重复使用),每月前50名发表论文客户还可享受更大优惠,老顾客重复发表优惠更多哦! 欢迎踊跃投稿!即日起,关注论文邦公众微信平台更多优惠券等你来拿!
论文邦 >> 论文发表新闻 >> 论文发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1


论文发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1

日期:2009年12月22日   来源:来自网络   热度:
如何与媒体打交道每当有记者向我走来的时候,我总是希望手头有杯酒可以壮胆。39.1 采访前不管是有新闻发布会要报道某篇将发表的科技论文,还是发生了地震、流行病或者政治问题,或者是哪位科研人员获得某项奖励,记者都会安排采访有关的科研人员。怎样配合采访者..
 

无论你是要职称论文发表、还是要教育论文发表,在投稿的时候一定要搞清楚杂志的真伪,鉴于现在发表论文出现的供小于求的局面,很多杂志社只顾自己挣钱,完全不顾论文发表后作者是否能顺利评上职称,是否能顺利毕业,在各大论文发表网的推波助澜下,演绎了无数的问题刊物,增刊、一号双刊、副刊、假刊、论文集等等,广大作者在选择论文代发机构时一定要注意对作者利益的保障措施是否到位,永远别轻信他们的诚信口号。
如何与媒体打交道
每当有记者向我走来的时候,我总是希望手头有杯酒可以壮胆。
39.1  采访前
不管是有新闻发布会要报道某篇将发表的科技论文,还是发生了地震、流行病或者政治问题,或者是哪位科研人员获得某项奖励,记者都会安排采访有关的科研人员。怎样配合采访者以确保公众能从采访中获得准确的科技信息呢?
首先,要知道为什么要与记者配合。如果所做的科研工作接受了政府的资助,那么公众有权了解受资助项目的科研成果。并且,作为人类文明的优良传统,科学知识理应得到普及。科技信息还能帮助个人或组织做出正确决定。此外,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能吸引年轻学生走上开展科学研究的道路。通过大众媒体普及科学知识,也能促进公众对科学研究的支持和资助。
如果研究所里有专门处理媒体关系的工作人员,这些工作人员可能会准备好新闻稿,会帮助记者找到研究所里的专家接受访谈,也会给专家提一些接受电视采访的建议。National Association OfScience WIiters发行的Communicating Science.News:A Guide for  PublicInformation Officer,Scientists and Physicians(WwW.nasw.org/csn)也为科研人员给出了一些应对媒体的建议。科学界的一些专业协会也给出与媒体打交道的指导。
将研究人员的科研成果通报给记者的新闻稿,通常都是由研究人员所在的研究所或欲报道的论文所属期刊提供的。新闻稿使用报纸文章的一般格式,也可原样在报纸上发表出来或者让记者基于该新闻稿做出报道。科技新闻网站EurekAlert!(WWW.eu-rekalert.org)给出了很多新闻稿的范例。准备新闻稿的人员通常都要征询研究人员本人的意见。通过回答新闻稿准备人员的问题和检查新闻稿初稿,研究人员能确保公布出来的新闻稿所传达的信息准确无误。不过要注意的一点就是,相比科技论文,新闻稿内容的技术深度要浅得多。
记者联系要求采访的时候,要记得问清记者的专业背景、采访目的及时间。撰写科技报道的记者背景各异:有些记者的科学知识非常有限,有些记者却在科学领域有博士头衔,所以了解记者的专业背景能够知道如何得体地应答记者提问。同时,还要弄清记者采访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比如,是要报道个人所做的研究,还是对所在的研究领域做一般性的报道。此外,还要知道记者发表此报道的截止日期,比如,这篇报道是今天就要交稿还是下个月交稿?在接受采访前弄清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可以更得体地回应采访中的提问。当然,如果对采访内容涉及的专业知识并不是很精通,那么应该拒绝记者的采访要求;可能的话,向记者推荐合适的接受采访人选。
除非记者要求立刻对话,最好在回答记者提问前花些时间斟酌一下将要说出的话。要清楚知道自己在采访过程中想要传达的信息;特别是在接受电台或电视台记者采访的时候,要用简短生动的语言来传达信息。
  接受采访前,最好是准备好一些书面材料或者让记者先查阅一些书面材料。书面材料包括新闻稿、科研人员自己所写的科技论文、所属研究领域的相关材料。这些书面材料能为记者提供极大方便:记者既能提高采访效率又能增加采访后稿件的准确性。
39.2  采访中
采访期间,要用节目的观众或听众所能明白的语言和方式来回答问题。就像给一位不从事科研工作的邻居或给一位聪明的高中生介绍自己的科研工作一样,应尽量使用日常用语,对科技术语做解释说明,并用比喻和类比将科学知识同人们日常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接受采访时根据观众或听众的水平来调整自己的讲话内容和方式,既能最大程度地减少记者的转述性工作,又能避免记者转述过程中的错误,还能让记者在新闻稿中直接引用你的尽话'    传达信息时既要让信息简洁易懂,又不要对信息做不必要的删减。不要去想着对观众或听众做填鸭式的灌输,因为这只会让他们觉得采访内容平淡无味、晦涩难懂;要努力在自己要传达的信息和观众或听众已有的知识间建立一座桥梁。使用第26章介绍的技巧,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就能用清楚而有趣的方式来传达信息。
如果采访期间想要表达一些很重要的观点,那么即使记者没有发问,也要想办法将这些观点陈述出来。可以通过重新组织记者的一个提问来借机陈述自己的观点,比如,"That's an interestingidca,but aCbJdly the issuc Wc WCIC studying was…"("这个想法很有趣,不过事实上我们研究的问题是……")此外,还可以在回答完记者的一个问题后或在采访接近尾声时补充陈述这些观点。如果有对采访有帮助的相关图片或其他视觉辅助材料,那么即使记者没有要求准备这些材料,你还是应该告诉记者并在采访现场展示这些材料。
采访期间要紧紧围绕采访主题。不要在采访期间发表不适宜公开的言论。
采访的时候也要检查一下记者对所讲内容的理解程度。比如,可以说"I'nl not sure I've present~this concept clearIy.Perhaps v叫could explain it back to me so I can check."("我不知道是否把意思讲清楚了。或许你可以按你的理解讲给我听,我来确认一下。")这样,如果记者误解了你所讲的内容,你还有机会在采访时进行解释和澄清。
在采访结束前要告诉记者,在撰写报道时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再与自己联系,还可以向记者主动提出愿意审阅报道的初稿以保证技术内容方面的准确性。一般情况下,由于记者担心被要求对报道进行修改,因此都不愿把初稿给他人审阅;但是很多记者在撰写科技报道的时候,还是很愿意请你审阅初稿。对记者所写的科技报道提出意见时应只限于技术内容方面;不要对报道的写作风格指手画脚,因为写作风格是记者和编辑负责的事情。
39.3采访后
基于采访的报道发表出来后,对此要有合理的预期。相比科技论文,这种报道简短得多,技术性也没那么强。此外,这种报道主要侧重报道公众最感兴趣的方面,所以,报道会强调研究成果揭不的结论和意义,但不大可能会报道研究方法的细节或给出参与研究工作的所有研究人员的名字。在评价这种报道优劣的时候,常问的问题不是"Was everything captured preciscly?("报道中是否各个方面都描述得准确无误?")而是"Would a member of the publiccome away with the correct idea?"("公众看完此报道后是否能对此项研究有正确的认识?")
如果基于采访的报道写得特别好或特别糟,应考虑给予反馈意见。记者通常只在人们不满的时候才得到反馈。如果觉得记者基于采访的报道写得特别好,应该告诉该记者,最好也告诉负责该报道的编辑。如果报道里有严重失实的内容,也应该告知记者。事实上,优秀的记者都希望别人告知报道中的错误,以免日后重犯。如果报道里的错误很严重,应该在刊物或广播中发表对该错误的勘误。
最后,要回顾自己与记者打交道的过程中的种种表现,回想自己哪些方面做得很好、哪些方面做得不足。总结以前的表现能帮助你在下次接受采访时做得更好。
 

上一篇:论文发表, 如何撰写推荐信1
下一篇:论文发表,如何撰写同行评议1

 友情链接: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龙源网

 论文邦-值得您信赖的代发论文公司,论文发表网代理教育论文发表、医学论文发表、经济论文发表、建筑论文发表、职称论文发表等

 论文发表服务!

 住建政研(北京)建筑科技发展中心主办,备案/许可证号: 京ICP备07007717号

 © 2009 lunwenb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