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说来,山谷的主要诗学观念与大年一脉相承:
首先,黄庭坚论诗讲究以读书精博为基础,以遍考前人作品为手段。他这样告诫后学:
所送新诗皆兴寄高远,但语生硬不谐律吕,或词气不逮初造意时,此病亦只是读书未精博耳。长袖善舞,多钱善贾,不虚语也。南阳刘勰尝论文章之难云:“意翻空而易奇,文征实而难工”,此语是也。1
作为诗人应当熟悉诗歌创作特有的声调、音律和语言规范。这种基本功来自于“读书精博”,只有这样才能掌握更多的语言材料,丰富自己的诗学经验,将“意新”与“文实”结合起来。这种讲法与杨亿《西昆集序》中提出的“历览遗编,研味前作”几乎如出一辙。足见在两人心中都认定有“学”才能有“诗。”
从创作实践来看,重视读书的杨亿与同样重视读书的黄庭坚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用典。以黄庭坚一首《答钱穆父咏猩猩毛笔》为例,窥其诗风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