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三年级或大四的本科生,根据专业培养计划的要求,在该学年末完成一篇研究论文发表(鼓励撰写调查报告、实证分析或编写案例)。学生要根据自己选定的课题,充分搜集有关信息资料,进行认真分析论证,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观点,然后据此撰写学年论文,并为撰写毕业论文发表打基础。每篇学年论文发表不得少于3000个汉字。
不少作品不精炼,冗长噜苏;不是内容缺乏含蓄,便是思想不够明确;结构松懈散漫,或者根本看不出有什么结构(这和有些作品没有完整的构思有关),没有冲突,没有紧凑的发展。语言不洗炼,没有经过提炼和锤炼,因此不准确,缺乏深刻的概括的力量,缺乏令人获得深刻印象的艺术的魅力。诗人的饱满的感情是不能用冗长平淡的语言来表现的。缺乏诗歌的高度的技巧成为妨碍诗歌和群众结合的一个原因。
不少作品缺少使大多数读者读了能够感觉到的节奏和韵的完感,因此同散文没有区别。诗的形式应该多种多样,也应该有新的创造。民族形式当然不是一成不变的。既有旧的传统。也应该有新的传统。但是,作为诗,就不能不顾到诗的特性——节奏;作为中国的诗,希望多数中国人欣赏的诗,就不能不采用或建立为中国人所喜闻乐见和易于接受的、若干种主要的、稳定的形式。目前还是有这样一种现象,诗人写诗人所愿意怎样写就怎样写的诗,群众创作为群众自己所需要的诗。当然,这中间已经起了交流的作用,但是,很明显地,诗人必须努力使自己的作品更多地、更紧密地联系读者群众。
我们的诗歌应该从思想内容上到艺术形式上,都同人民进一步地结合起来,让高尚的音乐的语言到处受到听众的欢迎。
我们的国家正在一日千里地前进,过去革命诗人们所梦想过的社会主义社会,正在我们面前逐步地显露成形!但是诗歌在反映时代、反映现实则很不够的,是落后于国家和人民的需要的,丝毫也不值得自满。思想贫乏、感情淡薄、眼界不大、内容不深刻、缺少战斗性等等毛病决不是少见的。有些曾经发挥过创造性的才能的诗人,这几年来脱离政治,热情衰退,已经赶不上飞跃前进的生活。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一向心心相印,对社会主义革命则还有点格格不入,不熟不懂。只有站在时代的最前面,才能吹响时代的号角。要珍视已有的一些收获,也要进一步地把自己在思想上武装起来。肯定我们的每一点成绩,是为了要鼓起勇气迈开阔大的步伐前进!
1956年1月18日
选自《诗选(1953·9-1955·12)》,中国作家协会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2月出版
‘五四’以来新诗发展的一个轮廓
——《中国新诗选》代序
本文首发论文邦:http://www.lunwenb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