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摘要,没有注释,投稿十几分钟后就收到了某学术期刊“同意刊发”的回复邮件。看到自己仅用两天时间“拼凑”成的论文发表了出来,晓静却一脸沮丧,研一时候满怀的学术理想到了现在不得不为了毕业向这种垃圾刊物投稿,因为研究生论文发表以为着毕业,学位,工作……晓静是兰州某高校三年级的硕士研究生,今年6月即将毕业的她却面临着延期毕业的危险。因为在晓静所在学院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资格审核”中有这么一条规定:硕士研究生必须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一篇方可毕业。正是这种硬性指标让许多即将毕业的硕士学子无所适从,甚至被迫向一些“灰色刊物”妥协。
“核心期刊?有些教授几年也未必能有核心论文发表。”对于这个规定,晓静认为,“其实学院也非常清楚,要求全系50多个学生都拿出一篇核心期刊的论文是不可能的,所以最后这个条件变成了另外一条默认的公式:两篇省级刊物=一篇核心刊物。”
对于高校来说这实在是无奈之举:目前的学术评价体系就是这样,学术论文历来被视为科研水平和学术成果的表征。对于个人而言,论文发表事关学历深造、职称评定乃至工资定级等个人利益,而对高校而言,学术论文的发表也牵涉其综合排名以及科研经费的申请等一系列问题。既然这样出现这种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学校逼学院,学院逼学生,学生只能求助论文发表公司。这也是学术向商业投降的一种吧。